各县(市、区)社科联,市级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和市内外相关高校及科研单位: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巴文化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坚持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以丰硕的研究成果让巴文化活起来,为助推达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申报课题内容
巴文化专项课题立足巴文化基础理论和创新运用,着眼罗家坝、城坝两大考古遗址以及达州地方文化,为达州建设巴文化高地提供坚实的成果支撑。研究成果要在现当代考古学的支撑下推陈出新,采用交叉学科理论为巴文化研究提供新视角、新观点;创造性转化运用研究,要围绕巴文化资源为达州文旅景观打造、巴文化元素企业植入和地方文化转化运用等方面,结合达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当下需要,提供有现实性、针对性和科学参考价值的理论建议。
三、项目管理
本项目按照《达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实施,由市巴文化研究院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经市巴文化研究院党组批准后立项。课题成果经专家评审通过后予以结项,颁发结项证书并拨付资助经费。对结项未通过的和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课题不予结项,未完成上年度立项课题的本年度不得继续申报。
成果需注明“达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巴文化研究专项”,由达州市社科联和达州市巴文化研究院共同资助,对研究成果享有无偿使用权。
四、选题类别与经费资助
本年度申报类别分为立项项目和自筹项目二类。重点项目拟立项5项,立项资助经费0.5万元;一般项目拟立项25项,立项资助经费0.3万元;自筹项目拟立项10项,经费自筹(以《结项通知》为准)。
五、项目要求
(一) 项目负责人需中级及以上职称;党政机关需科级及以上职务。如不具有以上职称或职务的则必须有一名具有副高职称专家或县处级干部书面推荐。申报课题的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1 个项目,同时,参与课题研究项目不得超过3个。课题组成员总数不得超过5人。
(二)课题申报单位应加强项目申报工作的组织指导,推动课题申报质量和数量的双提升,认真对选题、课题设计的理论性和实用性进行审核,课题组是否具备完成研究任务的条件以及是否涉密等,要进行认真审核并签署明确意见。
六、申报时间
即日起至4月30日17:00,逾期不予受理。
七、结题时间
2025年11月15日截止。
八、申报方式
项目申报及结项所需的各种材料(包括《达州市社会科学研 究规划项目申请书》、《课题设计论证活页》等),请从网站: https://www.scdzskl.com下载。申请人请按照《申请书》的要求如实填写申请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活页》不得出现申请人姓名及所在单位,否则不予评审。
在申报时间截止前将审查合格的《申请书》1份及活页5份,报送市巴文化研究院403办公室,地址:达州市通川区白塔路326号,联系人:袁智勇、钮珊珊,电话:0818-3091491。
九、其他事项
申报课题须按照《申请书》要求,如实填写材料,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不得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取消三年申报资格,如获立项即予撤项并通报批评,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记录。课题一经获准立项,请务必严格按照计划时间执行,研究过程中不得申请延期,论文、研究报告须在2025年11月15日前完成,专著须在2026年11月15日前完成。
附件:2025年巴文化研究课题指南
达州市社科联 达州市巴文化研究院 2025年4月10日
附件
2025年巴文化研究课题指南
1.巴的历史变迁
2.巴的族群代兴
3.巴人的宗教信仰
4.巴文化考古发掘
5.巴文化研究史述评
6.罗家坝遗址及其出土器物研究
7.城坝遗址及其出土器物研究
8.渠县汉阙研究
9.达州历史文化名人研究
10.达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11.巴蜀符号研究
12.巴地民间音乐舞蹈研究
13.巴文化促进达州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担当
14.巴文化在企业文化打造中的现实路径和意义
15.巴地的生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