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达州市巴文化研究院!
市巴文化研究院赴成都召开巴文化专家座谈交流会

为进一步团结市内外研究力量,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深化巴文化研究阐释,1015日,市巴文化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蒲茵带队赴成都拜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新文艺群体委员会主任、省社科院二级研究员李明泉,以及达州市文物管理所原所长、研究员马幸辛等专家,并与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就如何依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巴文化研究中心,开展巴文化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事宜进行座谈交流。


       李明泉认为,达州有罗家坝遗址、城坝遗址,这是达州建设巴文化高地的最大优势;达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巴文化传承发展,实施巴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对如何深化巴文化研究阐释,他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拓宽研究视野。巴文化地域跨度大,涉及陕西、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川等六个省,绝不能将研究视野局限于达州,而是要放眼全国、面向巴地、立足达州,研究阐释巴文化。二是要突出研究重点。要在系统梳理巴文化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明确研究重点,特别是要围绕罗家坝遗址和城坝遗址规划课题,多出成果。三是要创新机制整合力量。目前巴文化研究力量薄弱,老一辈专家精力不足,新生代后继乏力,要创新机制,以课题为纽带、以项目为连接,实行导师制,开展课题攻关,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马幸辛在交流时表示,自己在达州从事文博工作40余年,重点关注川东北考古和巴文化研究,这个领域有很大研究前景和空间。对如何深化巴文化研究阐释,他建议:一是要系统梳理已有研究成果,集结出版研究成果系列丛书;二是要召开学术交流会,活跃氛围,交流思想;三是要办好刊物,系统地向全社会展示研究成果,提升知名度和知晓度。座谈会后,分别对李明泉、马幸辛进行了专题访谈。(文/何娇 /陈杨猛)

微信公众号